2018、2017、2016数据报表
3月28日晚,贵州茅台发布2018年年度业绩报告。报告数据显示,2018年,在连续三年高增长的基数上,呈现了厚实的成长潜力,刷新了A股市场少见的增长纪录。
从年收入582.17亿元,736.39亿元,只用了一年时间。单年增长高达154.22亿元,这个数字,是2001年茅台上市元年营业收入的9.6倍。
万亿市值下
茅台释放两个“信心”
3月18日,贵州茅台股价突破800元,盘中最高达到814.53元,创出历史新高。
截至收盘,贵州茅台报810.09元,上涨4.22%。收盘站上800元大关,市值达到10176亿元。公布年报前夕3月28日收盘,茅台股价再次突破800元,收于806.8元,市值稳定在万亿之上。
针对茅台股价的表现,李保芳认为,“这是非常不容易、非常不错的表现,这至少说明了,一是投资者的信心,茅台即将公布年报,年报数据应该是漂亮的。二是体现了消费者的信心,消费者觉得茅台的质量是很好的,只要品质有保障,随着国民收入增加、内需扩大,未来消费会升级。”
李保芳在博鳌亚洲论坛现场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,茅台虽然已经有了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,但今年在做计划的时候仍然按照14%的速度来增长。“我也希望到年底的时候实际结果会比计划好。现在我们在非常扎实的做,从一季度的情况看,我对剩下三个季度很有信心!”
收入跳动
背后的增长趋势
数据显示,2018年,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736.39亿元,比2017年(582.17亿元)增长了26.49%,实现营业利润513.43亿元,净利润352.03亿元,比2017年(270.79亿元)增长了30%。
时光回到2001年,茅台正式登陆A股市场。这一年,茅台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。
从16亿起步,到2010年茅台突破百亿关口(116.33亿元)足足花了10年时间。
从100亿元规模,到2012年突破200亿关口(264.55亿元),茅台用时2年。
从200亿元规模到2013年突破300亿元关口(309.21亿元),茅台用时1年;从300亿规模到2017年突破500亿关口(582.17亿元),茅台用时4年。
“持续”“稳定”“健康”,茅台高层对发展的定位,在2018年获得了充分证明。
“生产质量要持之以恒地抓,产品质量是永恒的主题,”在不同会议上,李保芳反复强调的这句话,道出了茅台核心竞争力的分量与地位。
市场格局如何定位
超级“大单品”到“双轮驱动”
本次年报透露,2018年,茅台酒销售共实现收入654.87亿元,比上年增长了24.99%。这个中国影响力最大的品牌产品,再次成为全球创造销售收入的“超级大单品”。
此外,酱香酒系列在这一年,共卖出80.77亿元,比上年增长了39.88%。
如果把系列酒当作一个独立的企业,那它在全中国酒类企业的排行,也属靠前的公司。“双轮驱动”结构的形成,给茅台实现增长打下坚实基础。
从市场分布来源看,茅台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比例依然很高,有706亿元的收入产生于中国大陆市场,比上年增加了26.43%。在海外市场,2018年共有28.93亿元的茅台酒和系列酒被买走,成交数字比上年增加了27.44%。
种种迹象表明,“生产”“销售”与“品牌”——支撑茅台“大块头”地位的这些要素,正不断升级,为2019茅台集团实现“千亿”目标,打下了更为坚实的根基。
动动您的贵手
只需四步
更多福利抢先拿!